.

交流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培训 >> 正文

思政课教师赴广西师范大学开展2025年寒假实践研修

发布日期:2025-02-26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拓宽思政课教师视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25年1月8日至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筹)组织13位专职教师参加了由广西师范大学承办的思政课教师2025年寒假实践研修。 

1月9日上午,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研修班开班仪式。开班式后,由广西师大文学院陈广林教授向研修班学员做了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桂林文化”的专题讲座。在陈老师妙趣横生的讲解中,老师们了解了桂林深厚的文化底蕴。下午,老师们参观了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王城校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的独秀峰·王城这座历经600多年风雨洗礼的古迹,见证了桂林历史的变迁。这里,200多处摩崖石刻记录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其中“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是名扬四海,成为桂林的骄傲。

1月10日上午的教学主题是“感受廉政文化,弘扬廉洁家风,永葆初心本色”,老师们走进广西家教家风基地该基地立足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古建筑群,集先贤家风、红色家风、时代新风等于一体。江头村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后裔之村我们熟读的《爱莲说》便是出于此村。在老村支书的带领下,老师们走进爱莲宗祠,看到《周氏家训》及《爱莲说》全文以及众多楹联,内容多为教育周姓子弟要牢记祖训、祖德,以先祖周敦颐为榜样,为官做人都要清正廉明的家教家风。走出爱莲家祠,漫步在进士街、举人路、秀才巷中随处可窥周氏遗风家风无形,静水流深,“百年清官村”良好的家风传承,犹如无形的财富,泽被后世,也给老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家教家风思政课。下午,老师参观了灵川县潭下镇山口村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灵川县路莫村军需物资转运站纪念馆。

1月11日,老师们来到广西桂林全州县全州是湘江战役的主战场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初,红军在这里经历了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湘江战役,数万将士视死如归,保全了中央红军,奠定了伟大长征的胜利基石。老师们沿着总书记足迹,走进湘江战役纪念馆湘江战役纪念馆,就坐落在全州,位于当年脚山铺阻击战的战斗遗址。“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通过讲解员的深情讲述,老师们全面了解湘江战役的历史过程和战斗场景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下午,老师们继续沿着总书记足迹,探访了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毛竹山村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交流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我们也走进了习近平总书记看望的村民王德利家中,采访王德利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感受并一起合影留念。


1月12日的教学主题是“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好家园,共促生态文明”。老师们继续沿着总书记足迹,来到桂林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堤码头,强调:漓江不仅是广西人民的漓江,也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漓江,还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我们一定要呵护漓江,科学保护好漓江。今日漓江阳朔段山清水秀、绿竹连绵、花团锦簇,老师们再次体会到了总书记的“江河情怀

为期一周的研修活动紧张有序,收获满满。通过本次实践研修活动,老师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桂林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将总书记谆谆教导: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铭记于心,成为老师们讲好讲活思政课的动力。

 

下一条:感悟文化底蕴,汲取育人力量——我校教师参加福建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