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6日至12日,刘惠瑾、葛秀芳、侯赛华、杨靖、李红辉、林建昱、高子谦等7名教师赴福建参加了福建师范大学组织的“2025寒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第一期)”。大家沿着八闽大地的历史脉络,深入参观考察了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场馆和古迹,接受了一次文化洗礼。
研修之旅的第一站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在这里,老师们深入了解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源地——福建船政的辉煌历史。从船政学堂的创办到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的诞生,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让老师们深刻感受到先辈们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上的不懈探索与奋斗。博物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福建船政在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为老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孕育了严复、林觉民、冰心等众多名人。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老师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林则徐纪念馆更是让老师们深受震撼。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纪念地,馆内展陈集中展示了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英军等英勇事迹。老师们在参观中深刻体会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激励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李光前故居纪念馆和芙蓉李氏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是本次研修的重要一站。李光前作为爱国华侨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心系祖国,为国家的教育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老师们在参观中了解到他艰苦创业、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深受感动。芙蓉李氏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则集中展现了李氏家族世代传承的优良家风。从“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家训到家族成员在各个领域的卓越成就,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良好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家风教育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将家风故事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蔡襄祠和洛阳桥,老师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蔡襄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他的事迹和成就令人敬仰。洛阳桥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老师们惊叹不已。老师们在参观中深刻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认识到文化自信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支撑。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则展示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馆内丰富的文物和史料,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贸易往来。老师们在这里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梧林古村和晋江经验馆是本次研修的现代篇章。梧林古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晋江经验馆则集中展示了晋江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老师们通过参观,深刻体会到“晋江经验”的内涵和价值,认识到在新时代,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厦门市博物馆和陈嘉庚纪念馆,老师们深入了解了厦门的历史文化和陈嘉庚先生的伟大事迹。陈嘉庚先生作为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老师们在参观中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学习陈嘉庚先生的教育精神,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志点是本次研修的最后一站。在这里,老师们深刻感受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大家一致表示,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本次实践研修活动,老师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福建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更从中学到了丰富的育人智慧。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把在研修中所见所感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事例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上一条:思政课教师赴广西师范大学开展2025年寒假实践研修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筹)教师参加思政课教师“边疆行”实践研学活动